腾讯广告视频抽帧的全流程 GPU 加速

作者 英伟达中国

案例简介

腾讯广告的开发人员改进了视频抽帧的实现方式,使得全流程的操作均在 GPU 上完成,取代了原有的 CPU 抽帧流程,提高了性能,并降低了成本。

  • 本案例涉及 GPU 加速的视频解码与图像处理
  • 线上测试集显示,单个 GPU 的视频解码算力与 8 个 CPU 核大致相当
  • GPU 做图像处理比 CPU 更有性能和成本优势,尤其与 GPU 视频解码联合使用时
  • 本案例使用了 NVIDIA T4 GPU 以及相关软件

Case Introduction

Developers of Tencent Advertisement Team improv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frame extraction and got the whole pipeline working on GPU instead of CPU. With such improvement, higher performance is achieved with lower cost.

  • This case involves GPU accelerated video decoding and image processing.
  • Online test sets show the decoding capacity of 1 GPU is equivalent to that of 8 CPU cores.
  • Image processing on GPU has more advantages on perf/cost over CPU, especially when video is also decoded on GPU.
  • NVIDIA T4 GPU and related software are used in this case.

客户简介及应用背景

视频已成为内容和广告的主要媒介形式,但目前的视频内容理解或审核等 AI 能力,主流依然是先抽帧,再基于图像帧做特征提取和预测。

腾讯广告部门日常处理大量的视频信息,而抽帧是视频分析的第一步。抽帧由于步骤多、计算重,在视频 AI 推理场景很容易成为性能瓶颈。

客户挑战

在腾讯广告的流量中,视频所占比例逐年快速提升,视频抽帧这里如果出现时耗或吞吐瓶颈(特别是针对高 FPS 抽帧的情况),很容易影响到后续的特征提取以及模型预测性能。在当前的广告视频 AI 推理服务中,抽帧往往占据了其中大部分时耗,因此,视频抽帧的性能对于视频内容理解服务的时耗和整体资源开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视频抽帧的几个步骤,计算量非常大,传统的 CPU 方式抽帧往往受限于 CPU 整体的计算吞吐,很难满足低时延高性能要求。因此,使用 GPU 加速等手段,来对视频抽帧做极致的性能优化是必然。

应用方案

NVIDIA GPU 具备单独的硬件编解码计算单元,从早期发布的 Maxwell 架构到最新的 Ampere 架构,都有完善的 API 支持,并且 GPU 上为数众多的 CUDA 核心也特别适用于图像数据并行处理加速。目前广泛使用的推理芯片 NVIDIA T4 GPU,包含两个独立于 CUDA 的解码单元,且支持大部分主流的视频格式,是本案例的应用型号。

视频抽帧流程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视频解码、帧色彩空间转换、落盘方式的 JPEG 编码,如果非落盘,则对解码出来的视频帧做预处理,然后交给模型进行特征提取或预测。

(图片来源于腾讯授权)

其中帧色彩空间转换、JPEG 编码都涉及像素级别计算,非常适合使用 GPU CUDA kernel 来做并行计算加速。此外,视频解码后得到的帧都是未经压缩的原始数据,数据量很大,如果解码是在 CPU 上进行,或者 GPU 解码后自动传回了 CPU,则需要频繁做 device(显存)与 host(主存)之间的原始帧数据来回拷贝,IO 时耗长且数据带宽拥塞,导致时延明显增加。 因此,该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减少 host 与 device 间的数据 IO 交换,做到抽帧过程全流程 GPU 异构计算,充分利用 NVIDIA GPU 自带的硬件解码单元 NVDEC,最大限度减少视频解码对于 CPU 以及 GPU CUDA 核心占用的同时,尽可能低延时、高吞吐地处理视频抽帧以及后续的模型推理。

具体来说,本方案主要从计算和 IO 两个方面着手,解码部分充分利用了 GPU 通常闲置的 NVDEC 解码器,其他步骤以像素或像素块计算为主,因此使用 CUDA kernel 做并行加速。IO 方面,由于中间过程是原始帧,GPU 数据带宽有限,该方案实现了全流程 CPU 和 GPU 无帧数据交换,最大程度提升性能和吞吐,确保视频 AI 推理服务的 GPU 利用率。

计算优化

1.       硬解码
当前线上主力的 GPU 推理卡 T4、P40,以及后续即将升级的 A 系列,主流的视频编码格式基本都已支持,各卡型支持的具体格式如下:

(图片来源于腾讯授权)

调用 GPU 硬解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使用 NVIDIA 官方提供的 Video Codec SDK,另一种方式是使用 FFmpeg,其已经封装了对 GPU 硬解码的支持。考虑到目前 T4 GPU 对视频格式的支持还不够完善,因此本文使用的是 FFmpeg 方式,如果遇到 GPU 不支持的视频格式,只需修改解码器类型即可快速降级到 CPU 解码方案,CPU 和 GPU 两种模式抽帧的代码逻辑也较为统一。

以下分别以 FFmpeg CPU 4、8、16 线程,以及 GPU 硬解码方式,抽取线上 100 个广告视频做离线测试,平均时耗对比如下(CPU 为 2020 年发布的主流服务器 CPU):

(图片来源于腾讯授权)

注:视频平均大小约 15M,平均时长 26s,大部分为 720P 视频;FFmpeg 建议最大解码线程数 16

分配给 GPU 模型推理服务的 CPU 核数一般不会太多,因此以 FFmpeg 8 线程、2 worker(在本文中是指单进程多实例的方式)做性能压测,1000 个广告视频测试数据如下:

(图片来源于腾讯授权)

由此可见,在 GPU 线上推理环境,如果充分利用 T4 GPU 2 个 NVDEC 硬件解码模块,可在几乎不影响线上服务 CPU、CUDA 原有 workloads 计算的情况下,额外增加一倍解码算力,抽帧 QPS 可在原有基础上翻倍。此处应注意,不同架构 GPU 所附带的 NVDEC 硬解模块数不同,并且 NVDEC 不支持外部再用多线程操作解码,应当根据 NVDEC 模块数选择正确的多实例多 worker 进行解码。例如 T4 GPU 有 2 个 NVDEC 硬解码模块,如果只用单实例,则硬解模块利用率将不会超过 50%。如果服务对吞吐的要求高于时延,则此处 GPU 硬解码的 worker 数可以设为大于 n,充分压榨硬件解码模块。

2.       CUDA 色彩空间转换

视频解码后得到的帧为 YUV 格式,而通常模型预测或其他后续处理一般需要 RGB/BGR 像素格式,因此需要做一次色彩空间转换,将 YUV 帧转换为模型需要的 RGB 格式。传统方式是调用 FFmpeg 的 swscale 模块来实现,但是该方式只支持在 CPU 进行计算,需要做一次 device 到 host 的数据 IO,并且非常消耗 CPU 资源,计算并行度也不高。统计发现,swscale 计算耗时占比接近 40%。

YUV 到 RGB 格式的转换是 3×3 的常量矩阵与 YUV 三维向量相乘,即逐像素地将明度 Y、色度 U、浓度 V 三个分量按公式线性变换为 R、G、B 三色值(这里的常量矩阵的值取决于视频所采用的颜色标准,比如 BT.601/BT.709/BT.2020,可参见 Video Codec SDK 里面的示例),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将计算过程改为一维或二维线程块的 CUDA kernel 调用,充分利用 GPU 数以千记的 CUDA 核心并行计算来做提速。

**性能:**对线上 100 个广告视频做性能对比评测,CUDA kernel 调用相对于 CPU swscale 方式平均提速在 20 倍以上,并且视频清晰度越高,优势越明显。

(图片来源于腾讯授权)

3.       CUDA JPEG 编码

如果是在视频预处理等场景,则需要对抽帧结果做 JPEG 编码后再落盘保存。JPEG 编码具体流程如下:

(图片来源于腾讯授权)

虽然不同于色彩空间转换的逐像素操作,但也是将整张图片划分为 8×8 像素的小分块分别进行离散余弦变换、量化、Huffman 编码等处理,同样非常适合用 GPU CUDA core 计算单元来做并行加速。NVIDIA 从 CUDA Toolkit 10 开始也已经封装了 nvJPEG 模块提供 JPEG 编码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 GPU 做 JPEG 编码,与 CPU JPEG 编码存在一定比例的像素差异。确保 JPEG 文件头中各项参数一致的情况下(压缩质量、量化表、Huffman 表均相同),实测像素差异比在 0.5% 左右。由于 JPEG 编码为有损压缩,因此解码后依然存在像素差异,有可能导致模型给出的预测结果存在偏差。例如 OCR 的目标检测模块,分别使用 CPU 和 GPU 编码的 JPEG 图像作为输入,预测得到的检测框坐标值在部分 case 上存在一定偏差,从而有概率导致文字识别结果出现不一致。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是模型训练也使用 GPU JPEG 编码的图片作为输入,保证模型训练和推理的输入一致性,从而确保模型推理效果。

**性能:**实测线上 1000 个广告视频,CUDA 方式 JPEG 编码约有 15~20 倍性能提升,同样清晰度越高性能优势越大:

(图片来源于腾讯授权)

IO优化

FFmpeg 使用 GPU 硬解码后,得到的视频帧格式为 AV_PIX_FMT_NV12,通过 NVIDIA 提供的 cudaPointerGetAttributes API 做指针类型检查,为 Host 端内存指针。也就是说调用 NVDEC 模块解码后,默认对视频帧做了一次 device 到 host 的传输。 

由于这里的视频帧均为未压缩的原始像素帧,且原始视频的所有 FPS 帧都会做该处理,会占用大量 GPU 与 host 端内存的数据带宽。若有办法做到 GPU 硬解后的视频帧,不默认传回到 host 端,而是直接缓存在显存等待后续计算,则可以无缝对接后续的模型推理或 JPEG 落盘,省去 device 与 host 端的来回两次数据交换时耗,且大幅减轻 GPU 与 CPU 间的数据 IO 吞吐压力。

为此,可使用 FFmpeg 的 hwdevice 相关接口,直接得到显存中的视频帧。这样得到的视频帧格式变为 AV_PIX_FMT_CUDA,且 Y 和 UV plane 的 data linesize 也由 1088 变为 1280,使用时需要注意。此时使用 cudaPointerGetAttributes 检查 frame data 指针类型,已经是 device 端指针,由此打通了全流程异构抽帧的关键一环。 

通过 NVIDIA Nsight Systems 抓取到的性能数据可见,cudaMemcpy 由之前的 DtoH & HtoD 来回传输变为一次显存内部的 DtoD,时耗由 173ms x 2 变为 25ms,吞吐也有不少提升。此外,CUDA kernel 计算时间片的连续性也得到不少改善。

**性能:**实测线上 1000 个广告视频,整体性能相较于非硬件缓冲区方式有 25% 左右的提升,GPU 硬解码器 NVDEC 资源利用率提升约 30%

(图片来源于腾讯授权)

工程优化

本文以介绍 GPU 全流程抽帧方案为主,过程中为了把性能做到极致也涉及到一些工程优化:

  • 通过显存预分配+复用、AVHWDeviceContext 缓冲区 & JPEG 编码器复用等手段,单次抽帧时耗可再优化百 ms 级别。
  • 将 NVDEC 硬解码、色彩空间转换、JPEG 编码、模型推理等步骤,利用 CUDA 多流,并对每个环节做 Pipeline overlap 并行化处理,可充分释放每个步骤的最大计算性能,进一步提升计算吞吐和资源利用率。 
(图片来源于腾讯授权)
  • 目前有不少算法服务是基于 Python 进行开发&部署,本方案为保障高性能,使用 C++ 开发。通过 pybind11 基于 C++ 封装 Python 抽帧 API,保障算法开发部署的灵活性与效率的同时,确保高性能的抽帧能力。
  • 不落盘方式,对接模型推理之前一般需要先做预处理操作,如果要做到全流程 GPU,需要将预处理改写为 CUDA kernel 调用。这里可以将常用的 CV 类预处理操作封装为 CUDA 基础函数库,也可以使用 NVIDIA 已经封装好的 NPP 模块、DALI 预处理加速框架等方案。

使用效果及影响

全流程时耗对比:

  • 相较于 CPU 8 线程解码,全流程有一倍左右的速度优势,并且由于几乎不占用 PCIe 数据带宽,对模型推理等 device&host 间数据 IO 基本无影响,在吞吐上也有不少提升。
  • 相较于 Python 算法常用的 ffmpeg-python 方式,有数倍性能提升。

(图片来源于腾讯授权)

视频抽帧优化是视频 AI 推理优化中的重要一环,本方案从 GPU 硬件加速的角度出发,分别针对抽帧各步骤做性能分析&计算优化,解决了中间过程大数据量的原始视频帧 host 与 device 端数据 IO 交换问题,避免 GPU 与 CPU 间的 PCI-E 数据带宽瓶颈,真正做到全流程 GPU 异构抽帧。基于此,可在 GPU 无缝对接后续的模型推理(不落盘)以及 JPEG 编码(落盘)两种主流的抽帧使用场景,是实现全流程 GPU 视频 AI 推理能力的先决条件。同时,充分利用了 GPU 推理环境通常闲置的 NVDEC 解码芯片,对于整体服务时耗、吞吐,以及硬件资源利用率均有不错的提升,降低了视频 AI 推理服务 GPU/CPU 算力成本,在算力紧缺的 AI2.0 时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该方案已在腾讯广告多媒体 AI 的视频人脸服务落地,解决了其最主要的抽帧性能瓶颈,满足广告流水对于服务的性能要求。更多视频 AI 算法,特别是高 FPS 抽帧场景也在逐步接入优化中。

“目前该方案已在腾讯广告多媒体 AI 的视频人脸服务落地,解决了其最主要的抽帧性能瓶颈,满足广告流水实时处理对于服务的性能要求。更多腾讯内部视频 AI 算法,特别是高 FPS 抽帧场景也在逐步接入优化中。后续,我们还将与英伟达一起,探索视频抽帧与模型推理的最佳结合方式,力求实现视频AI推理的极致性能。”

向乾彪,腾讯广告AI工程架构师,GPU视频抽帧项目负责人